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步入下半場,國企重組整合正進一步提速。 8月25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今年下半年將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突出主責主業來進行重組整合。具體來講,要在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領域、戰略性資源領域、糧食儲備加工領域以及海工裝備領域大力推進重組工作和專業化整合。同時,做好新央企組建和接收,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劃轉國資委管理。 “五個聚焦”穩步推進央企集團重組 對于下一步央企結構調整和重組工作,翁杰明表示,一是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部署,穩步推進中央企業集團重組。穩步推進物流、輸配電裝備制造等領域的資源整合,通過戰略性重組著力解決企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關鍵技術“卡脖子”、核心競爭力不足等問題。二是聚焦國有資本布局和產業發展需要,做好新央企組建和接收。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劃轉國資委管理。三是聚焦規范投資并購行為,有效提升中央企業并購工作質量。有效規范并購行為,克服盲目并購沖動,嚴格落實決策程序,加強并購前研究與審核,大力做好合規管理、應急預案制定等各項工作,提高決策質量、防止無效并購、防范滋生腐敗,確保并購不產生系統性風險。同時,加大對參股投資的監督力度,嚴把主業方向,嚴格甄選合作對象,合理確定股權關系,完善審核決策機制,確保參股投資并購規范有序。四是聚焦主業實業,加大“兩非”“兩資”清退力度?!耙蚱笫┎摺庇枰灾笇еС?,逐步建立“有進有退”的資源靈活配置機制。五是聚焦協同效應發揮,強化重組后的整合融合。加快同類業務橫向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縱向整合,并同步做好管理、技術、市場資源等整合協同,實現“1 1>2”的重組目標。 央企重組整合步入新賽道 會上,鞍鋼集團、國家管網集團、中國船舶、國投等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公司重組整合進展以及下一步的計劃。 鞍鋼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義棟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鞍鋼重組本鋼后,將深化改革,創新引領,致力成為供給和應用鋼鐵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助力東北振興的“頂梁柱”、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的“壓艙石”。圍繞重組工作的六個階段目標,系統實施首月、百日、首年、二年、三年計劃,全面實現協同發展,切實發揮“1 1>2”的協同效應,實現“五提升、兩降低”,即:效率提升、效益提升、質量提升、品牌價值提升、員工收入提升,資產負債率降低、碳排放水平降低。未來,將在統一規劃目標引領下,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鞍鋼,確保實現7000萬噸級粗鋼、超5000萬噸級鐵精礦、3000億級營業收入、百億級利潤的“7531”發展目標,形成“南有寶武、北有鞍鋼”的鋼鐵產業新格局,為促進東北全面振興發揮央企“龍頭”作用。 國家管網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李輝表示,2021年3月31日,國家管網集團正式接管原中國石油昆侖能源有限公司下屬北京管道公司和大連LNG公司的股權,標志著我國油氣體制和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取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即主干油氣管網資產全面完成整合、實現并網運行。目前,公司擁有在役油氣管道9.1萬公里、儲氣庫11座、LNG接收站10座,資產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 據李輝介紹,經過近一年的運營實踐,國家管網集團專業化重組整合的成效開始顯現。今年以來落實55項天然氣托運申請、服務氣量超200億方,達成逾2000萬噸LNG總計劃卸載量,同比增長92.8%,完成儲氣庫庫容交易3.6億方,初步發揮了“X 1 X”油氣市場體系中“1”的作用。今年1-7月管輸天然氣1564億方、原油1.48億噸、成品油534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8%、4.6%、2.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3.65億元、凈利潤173.26億元,超額完成國務院國資委的考核進度指標。 李輝表示,圍繞構建“全國一張網”,集團編制實施公司“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中俄東線中段和南段、青寧管道等項目建設大幅提速、提前投產,同時積極推動省級管網以市場化方式加快融入,目前廣東省網公司已正式納入公司管理。 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錢建平表示,兩船重組各項工作進入到實質性操作階段。截至目前,中國船舶集團已經推進實施了集團總部機構改革,船海服務業和智庫咨詢機構專業化重組整合,地區公司區域化整合實體化改革,新組建重大工程管理中心、未來發展研究中心和裝備保障中心等重要改革事項,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后續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重組、科技創新體系重塑、上市公司整合融合等深層次改革工作,以改革激發活力、挖掘潛力、增強動力,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國投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李汝革表示,國投始終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將不具競爭優勢的航運業務全部無償劃轉至中遠海運集團,涉及資產規模44億元,運力110萬噸。將年產近3500萬噸、資產540億元的煤炭業務全部無償劃轉至中煤集團,成為第一家剝離煤炭產業的中央企業?!笆濉币詠?,累計減少虧損企業44戶,壓縮虧損額33億元。到“十三五”末,總資產周轉率較2015年提升10%;營業收入利潤率始終保持在14%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突破人均100萬元,實現了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
|